跳到主要內容

農耕的基本概念

介質

天然的土壤,依其顆粒的大小,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
砂土的顆粒大,排水性佳,相對的涵養水分的能力也較差,而且通常含有較少的有機質,所以不肥沃,適合種植一些耐旱,對土壤排水性較苛求的植物,例如:仙人掌和多肉植物。
壤土的顆粒介於砂土和黏土之間,其保水性佳,往往也富含有機質,適合最多的植物生長。
黏土的顆粒小,易結成硬塊,不利植株根部生長,而且保水性差,逶氣性亦差,排水也不良,更沒有壤土的肥沃,可以說是最沒有價植的土壤。

優良培養土條件

清潔、無污染
排水良好
保水利佳
保肥性佳
化學反應適宜
取材方便實用

常見的栽培介質

真珠石:石灰岩高溫處理後,形成白色多孔粒狀結構。 真珠石質地輕, 會浮在水上,所以澆水澆太滿的時候也會跟水一齊流掉。真珠石不保水,也不含有機質,通常是用來改善盆土的透氣性的,因為不像砂石那麼重 (砂石也可以改善透氣性) ,可以使盆栽變得較輕。
發泡煉石 (煉石) 黏土和水後,高溫鍛燒而成。
其質地似磚,大小似小石頭。煉石不保水也不含有機質,通常用於改善盆土的通氣性,可以用煉石鋪盆底增加通氣性,或是和蛭石合用於水耕蔬菜的栽培介質,甚至裝飾用。
蛭石:蛭石的觸感像軟木片。其實是雲母受熱膨脹裂成的碎片。 保水、保肥力均佳,常和煉石合用於水耕蔬菜的栽培。
蛇木 蛇木其實是莎羅科植物,纏繞在莖外的不定根。
市面上可以看到切割成一片片的蛇木板,或是拆散的蛇木屑。蛇木通常用於蘭花的培養。氣生根的蘭花,野生的時候,根部就是暴露在空氣中,所以它們需要透氣性非常好的介質。蛇木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水苔:是一種苔類植物乾燥而成的。
保水性佳,但再溼性差,一旦完全乾透後再澆水,很難回復先前的保水性。所以需經常保持溼潤。水苔通常用於高壓繁殖,盆面裝飾,和把蘭花接植在蛇木板上。
泥炭土 沼澤區腐化的植物體,炭化程度高,含肥量低。
泥炭土的保水力佳,土質鬆軟,極適合栽培一些草本花卉、草本觀葉植物,和蕨類植物。唯一的缺點是其再溼性差,應避免盆土乾透的情形發生。
腐質土 有機質如落葉…等經長期分解而成。
因其富含有機質,可以用來改善土壤的肥沃度。

盆器

育苗床、育苗箱、陶盆、瓦盆、瓷盆甚至於紙盆,該怎麼從琳瑯滿目的盆器中選擇植物適當的家呢?
目的:美觀、輔助植物生長、移動方便。
選擇三要素
(一)多孔性:不透氣者(上釉、漆或金屬盆器)需避免根系浸水,故採通透性佳的介質土壤。透氣者(瓦盆、紙盒或木頭)土壤易乾,須常補充水分。
(二)大小:選擇高矮盆、口徑大小。
(三)排水
四、材質
黏土與紅土盆 塑膠盆 木盆 紙盒
優點 未上釉者,通透性佳、樸實可親。上釉者,保水性佳、澆水次數縮減、顏色花樣變化大。 耐用、用途廣、便宜、不透水、輕便且易移植。 優質者耐腐朽、保濕性佳。 經濟輕便
缺點 易破碎。 無自然氣息、使用壽命有限。 不易移動。 壽命較短(最佳至三年)
五、注意事項
(一)盆器在種植前應先刷洗乾淨,避免先前土壤或植株遺留下來的病蟲害感染。
(二)使用前可先浸水,避免和植物搶土壤中水分。
(三)排水孔過大時,可用碎瓦片或細網目蓋住,避免土壤流失。
(四)只要把握三要素,自己也可以DIY做出特別的盆器喔!

肥料

肥料可分為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兩大類。
化學肥料,肥效快,施用後經5~7天即能見效,大多用於花卉生長其間作追肥,少數作基肥。
有機肥料,由於分解緩慢,肥效持久,並能改善土質,通常都在花卉未定植前混合土壤或埋在土中作基肥,少數做追肥。

成分
植物最需要的成份就是被稱為葉肥的氮(N)、花果肥的磷(P)、根肥的鉀(K)。

氮肥:能促進枝葉生長旺盛,葉色變嫩綠。 包括尿素,硫酸錏,各種動物糞尿,豆餅,油粕等。
磷肥:能助長根部發育,生長末期利於開花結果。 包括過磷酸鈣,骨粉等。
鉀肥:能強壯根莖,枝幹健全發展,增進葉簇花色美觀。 包括硫酸鉀,氯化鉀,草木灰等。
選購方法:肥料有單質肥料和複合肥料。如果選購的是化學複合肥料,必須注意包裝上的成分比例標示。依次為氮、磷、鉀。

施肥時機:

葉色趨黃或淡綠色
葉形及葉芽較正常為小,而發育不良。
葉質薄而疏少
花芽形成不良
枝條纖細,枯枝多,側枝短小。
全株生機缺乏活力

施肥種類及次數:

1、 2年生草花類 以觀花為主,應多施磷鉀肥,且以速效為佳。平均每 20~30天施用一次,連續 2~4次。
球根花卉 需多施磷鉀肥,平均每月一次。
木本花卉 全年分三次施肥,第一次在休眠期施用遲效性有機肥料,第二、三次分別在生長期施用速效性肥料。
觀葉植物 氮肥比例增加,可促進葉色濃綠,每 20~30天 1次。

施肥方法:

乾施:將肥料撒於地面或掘淺溝放入再覆土,或攪拌混合土壤中。
液施:將肥料溶於水中稀釋,再噴洒莖葉或澆灌土中,但避免與根部直接接觸。

注意事項:

任何肥料均需按說明書的規定使用,否則用法不當或施用過量,均易造成肥害。
有機肥料必須發酵腐熟後再使用。
化學肥料成分極高,切勿提高用量,原則上以少量多餐較安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燈籠果

燈籠果 燈籠果屬於醋栗科茶蔍屬多年生灌木。株叢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個套着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比拇指大一點,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黄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非常甜,可以用來烤果餅,做果醬。燈籠果花朵燈籠果原產祕魯和智利,但是並不是什麼重要得產品。當地人隨便吃一點,偶爾也在菜市場看到。但是被廣泛的引入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種。果醬和罐頭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經常出口。中部非洲國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園。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發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發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全日照  8個小時日照 瓜類、茄果類、豆類、山藥、豆薯(地瓜)。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 蔬菜夏秋季生產,玉米、青椒、西瓜、南瓜、西紅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類。 其次是根莖類,如:馬鈴薯、甜菜、胡蘿蔔、白蘿蔔、甘藷、山藥等等。至少需半日照,才能生長,芋頭雖喜歡全日照,但比其他蔬菜耐蔭。  需要中等光照大白菜、甘藍、芥菜、蒜、洋蔥。  長日性蔬菜白菜、甘藍、芥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菠菜、萵苣、蠶豆、豌豆、大蔥、洋蔥。 短日性蔬菜豇豆、扁豆、莧菜、空心菜。          中光性蔬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 菜豆 菜豆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菜豆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0-30℃;在40℃以上的高溫和10℃以下的低溫,種子不易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氣溫為18-25℃。花芽分化的適宜氣溫為20-25℃,過高或過低溫度易出現發育不完全的花蕾、落花。 菜豆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健壯,莖的節間短而分枝多,開花結莢比較多,而且有利於根部對磷肥的吸收。當光照強度減弱時,植株易徒長,莖的節間長,分枝少,葉質薄,而且開花結莢數少,易落花落莢。 菜豆根系強大,能耐一定程度乾旱,但喜中度濕潤土壤條件,要求水分供應適中,不耐澇。生長期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最敏感,此期土壤乾旱對開花結莢有不良影響,開花數、結莢數及莢內種子數減少。土壤水分過大時,下部葉片黃化,早脫落。空氣濕度過大會引起徒長、結莢不良。 菜豆具有深根性和根瘤菌,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仍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砂壤土或粘質壤土為好。土壤過於粘重、低溫、排水和通氣不良則生長不良,炭疽病重。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適宜的土壤pH為5-7.0,其中以州6.2-6.8最適宜。菜豆最忌連作,生產中應實行2-3年輪作。 菜豆生育過程中,主要吸收鉀和氮較多,還要吸收一定量的磷和鈣,才能良好發育。結莢期吸收磷鉀量較大。磷鉀肥對菜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瘤菌的發育、花芽分化、開花結莢和種子的發育等均有影響。缺乏磷肥,菜豆嫩莢和種子的品質和產量就會降低。缺鈣,幼葉葉片捲曲,葉緣失綠和生長點死亡。缺硼,則根係不發達,影響根瘤菌固氮,使花和豆莢發育不良。

為何冰箱冷凍室非得是零下18度?

為何冰箱冷凍室非得是零下18度? 不少家庭的冰箱有led面板,可顯示冷藏室和冷凍室溫度。每次看到那個零下18℃,不少人,包括筆者在內就會禁不住提出一個小疑問:為什麼冷凍室溫度非得是零下18℃?最多零下1℃不就結冰了嗎?搞這麼低溫度實在是浪費電呢。 聰明如很多人是這樣推測的 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很多人,包括筆者在內就開始推測後面的機制了。冷凍室的零下18℃其實不費電,相反,它是節約電力的一個好措施。為何? 冰箱隔一段時間,內部溫度升高後,它就要啟動壓縮機,嗡嗡嗡的。頻繁啟動壓縮機不僅耗電,冰箱的壽命也會降低,還有就是很吵人。怎麼辦?簡單,先把冷凍室的溫度搞得低低的,比如零下18℃左右。 然後,冷凍室的冷氣往上走,來到冷藏室,如此,就能長時間保持冷藏室的溫度處於0到8℃以內了。 待冷凍室的冷氣散失過多,溫度升高到零下幾度時,再啟動冰箱的壓縮機把溫度再次降到零下18℃,如此,冰箱的啟動次數就變少了。 實際是這樣嗎?很遺憾,不是。 原因之一:不一樣的水 水到零度以下就結冰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識。然而仔細一想,這不適用於冰箱的冷凍室。因為冷凍室存放的不是上百升礦泉水,而是各種各樣的食物。 食物中含有大量水這沒錯,但這些水同時含有大量的鹽、糖等物質。就像每1升海水中大約含有35克鹽,所以平均起來,要到零下1.33℃時海水才會結冰。 因此,要想把食物凍結,並不是溫度只要達到水的冰點就可以,得保證足夠低的溫度,食物中的水才能凍結,這很重要,因為食物中只要有液態水存在,這就等於是為各種細菌的繁殖提供了必備條件。 圖為牛肉薄片在不同溫度和不同時間內測得的牛肉中凍結水量的曲線。 當牛肉薄片的溫度為零下4℃時,只有70%的水分被凍結;溫度下降到零下9℃左右時,也還有3%的水分未凍結;即使牛肉薄片的溫度降低到零下18℃時,也不是100%的水分都被凍結住。 原因之二:嗜冷微生物 根據微生物對不同溫度的適應範圍,可將微生物分為三大類,嗜熱菌、嗜溫菌和嗜冷菌。在食物的冷藏和冷凍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敵人」是嗜溫菌和嗜冷菌。 一般來說,能引起食物腐敗和食物致毒的嗜溫菌,在低於3 ℃情況下不產生毒素,當然,個別菌種例外。 而對於嗜冷菌,一般得在零下10 ℃到零下12 ℃時才會停止生長。 有的黴菌甚至要到零下15~零下18 ℃時才